近日,我校特聘教授武树臣先生撰写的论文《再论甲骨文中的儒———对徐中舒释儒的补充与修正》在AMI核心期刊《中国文化研究》2024年夏之卷发表。
武树臣教授在文中深入探讨了甲骨文中的“儒”字的本义,并通过对古文字的研究揭示了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文章首先指出,徐中舒对甲骨文中“需”(即“儒”)字的解释存在争议,尤其是他将四点(::)和三点(∵)解释为水,认为“需”字象沐浴濡身,这一观点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实际上,甲骨文中的四点和三点应是小、少的意思。接着,文中提及另一个未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符与“需”同字异形,暗示了“儒”字在商代可能与祭祀礼仪相关的职业有关。这一发现补充了徐中舒的观点,并扩大了关于“需”即“儒”字的第一手材料范围。此外,武树臣教授认为,在商代,“儒”字的本义应是小人、侏儒或小人儒,这些侏儒专门从事相礼的职业,即祭祀礼仪等服务。殷亡后,这些商儒散落民间,继续以相礼为业。孔子及其弟子也曾从事相礼活动,他们被时人嘲笑讽刺,皆因相礼最初为侏儒世袭之本业。最后,武树臣教授在文章中强调了孔子开创的民间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孔子通过民间教育,将相礼为业的“小人儒”改造成学而优则仕的“君子儒”。他不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鼓励他们参与政治,实现从政的理想。他的教育不仅为平民提供了入仕的机会,而且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学习经典和六艺,学生们能够成为治国安民的“君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