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等教育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办好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2020年在湖南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先后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强调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中法学类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印发了《1929cc威尼斯关于深入开展“课程质量年”的实施意见》,强调以课程质量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特别重视教学方式改革和课程团队建设。基于相关人才项目和教学项目的支持,学院《立法学》课程团队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宗旨,团队负责人代水平副教授于2021年5月22日至23日带领24名师生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2天的调研和宣传。活动主要内容是参观延安革命旧址、纪念馆,联合延安革命纪念管理局杨家岭保护处进行革命文物保护法治宣传。团队成员包括学院姜昕副教授、吕康宁老师、谢寄博老师、部分研究生以及参加本学期《立法学》课程学习的12名本科生。为了提升调研和宣讲效果,特邀请学院潘怀平教授一同参加,并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等地进行现场教学。
5月22日下午,团队一行抵达延安,稍作休息便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学习书院及延安新区参观。
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团队师生共同参观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图片展”和“铸魂——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两个展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展示了我党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举措令师生们深受教育、肃然起敬,大家认为这对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建设依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合影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是1944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大家驻足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雕塑前,看到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形象,师生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最终走向胜利的浩然正气。
枣园合影
宝塔山与杨家岭革命旧址
5月23日一大早,全体师生一同前往宝塔山参观。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看到很多身穿红军服的外地研学队伍在宝塔山上高唱红歌,大家深刻理解了当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仁人志士喊出“到延安去”的心声,为什么延安成为人们神往的热土。
随后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在杨家岭除了进行参观学习以外,团队还联合延安革命纪念管理局杨家岭保护处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内进行革命文物保护法治宣传。课程团队提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和《延安市实施<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进行摘选并制成展板和宣传册,与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交流,共发放宣传单、册300余份,取得良好反响。
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
结束法治宣传之后,团队成员前往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参观。潘怀平教授在现场为师生讲解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相关历史和发展。至此,本次延安调研宣传之行结束。当天下午师生们踏上返程旅途并顺利返校。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合影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和法治宣传活动,同学们都觉得收获很大,既加深了对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奋斗历程的了解,彻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信念,也切实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激发了大家刻苦学习的热情、实现“铸信念、长才干”的奋斗目标。
学习感言
2018级法学一班 张家源
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光辉历程。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支撑,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此次调研活动正是《立法学》课程师生们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杨家岭开展革命文物保护法治宣传活动,可以说是整个行程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了。如何用简洁的语言准确传达立法意旨是法治宣传活动面临的一大考验,在老师同学们的努力下法治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延安新区的城市风貌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到,这座英雄城市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感谢为此次行程做出努力的所有人,很高兴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2018级法学一班 任翰宇
两天的延安之行,使我对党在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了直观的认识。我们通过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看到了中国革命是如何从一孔孔破旧的窑洞迸发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星星之火。老一辈革命家虽然身处黄土高坡,但其革命理想、信念以及意志却如同钢铁一般坚硬。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延安——这个最能体现中国基层广大劳动大众的地方之一——摸索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道路。
2018级法学一班 李嘉玲
此次调研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我的感受却是深刻的。其一,延安之行直接增进了我对党在延安时期历史的了解,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使书本、影像等途径所获得的认知活起来;其二,走近文物才能保护文物,在杨家岭的法治宣传不仅增进民众对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法治意识,同时对我们在校学生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锻炼机会,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2018级法学一班 李昭屹
此次赴延安的调研活动,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圆满结束。我们此行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旧址、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杨家岭等地,看着记载革命先辈艰苦生活的“印记”,切实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对于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加深了我对于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理解。同时,看着这些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的革命文物,也深刻明白了革命文物工作的重大意义。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此行的重大意义!
2018级法学二班 石晓寒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态踏上这片革命热土,看宝塔山、看枣园、看杨家岭,听老师们讲过去的故事,瞻仰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的革命旧址,追忆双手搂定宝塔山的热血岁月,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瞻仰革命旧址的同时,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进行革命文物的普法宣传工作,目的就在于使得这些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见证着光辉岁月的革命文物得以保护和传承,为一代代人讲好延安故事,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2018级法学二班 赵浩燃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立法的工作更是如此。在为期两天的调研活动中,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新中国的法治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调研中,我学习、了解了延安革命文物保护的现状及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让我对课堂理论学习中的立法技术、科学立法原则、立法与利益的关系等内容有了深刻理解。我深深体会到了实践调研的重要意义!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照。
2018级法学二班 赵霄楠
此次行程充实且收获满满。枣园、杨家岭、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这些如果自己参观只会走一走、在手机中留下几张照片、草草了事的景点,但在老师和讲解员的讲述下,变成了承载历史的画卷,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文物保护的宣传我也明白了,我们不能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法治意识有立竿见影的转变,但只要能产生一些影响,哪怕只有一点点,都是改变的起点,也是我们努力的意义所在。
2018级法学二班 肖杨梦茹
延安之行使我深刻地明白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我也为自己可以进行法治宣传活动而感到自豪。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庄革命旧址,我真正体悟到可以通过文字知晓一段历史,但是要想真正读懂一段历史,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风韵,还是需要走进那些旧址、直面那些文物。法治宣传实践也让我们领会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良性互动的关系。
2018级法学二班 郭佳宇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革命圣地延安见证了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建设,记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党中央在这里13个春秋,留下了许多珍贵鲜活的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是全体公众的事业。文物保护的法治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革命文物的法治化建设需要我们戮力同心,奋楫笃行。
2018级知产班 郭芮言
延安怀河而生,孕育着黄土地的细腻与坚韧,使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赤色火焰熊熊燃烧。党在此走过的数个春秋,留下了不少的革命文物,其中也包括与司法审判相关的文物。革命文物是我国近现代红色精神和法治精神传承和发展的基石,在物资匮乏,思想不统一的年代,这里依旧可以做到有错必罚,并总结出“马锡五审判方式”,源于人民,根植群众,将审判与调解相结合,采用座谈式的便捷审判,在与人民的共存共发展之路上,逐步简化司法程序,提升审判效率。此次研学之行,虽然只有两天,但收获不少。体验法治宣传活动,收获普法经验,与大家共同学习与领悟,将延安的厚重和淳朴留在心中,在学习和实践法治之路上,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2019级通识课班 帕提古丽·亚森
非常高兴能与诸位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一同前往革命圣地延安调研。从西安出发,一路北上,我一直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短短两天,我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学习书院、延安新区、宝塔山等革命先辈奋战过的革命旧址。还联合杨家岭保护处进行了革命文物保护法治宣传,并观瞻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老师所强调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我喜欢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内心十分敬仰伟大的“延安精神”。
2020级研究生 张志敏
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地,目睹了先辈们在领导中国革命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回忆起了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也再一次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熏陶,它在今天仍然可以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力量。同时革命文物保护宣传活动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新的法律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学习和宣传都在路上,我们仍要不断前进!
2020级研究生 王嘉乐
“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车内伴随着优美的陕北民歌,我们师生一行人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为期两天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法治宣传和立法调研。本次行程使我收获颇丰,尤为让我震撼的是延安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不管是红色景区的修建保护,还是延安新区的蓬勃发展,到处充满了活力。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依然备受人们尊崇,正如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们进行法治宣传时看到的那样,很多游客都会驻足学习,还有不少小学生小朋友给游客进行讲解,更加坚定了我对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红色资源永续弦歌的信念。
2020级研究生 许晨鸾
此次赴延安两日学习调研活动,现场参观各革命旧址、聆听讲解、阅读史料,让人肃然起敬,感慨万千。延安革命纪念馆前的毛主席铜像巍然伫立,馆内陈列的各种展品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征程。宝塔山林木葱郁,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尽收眼底,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坐落着伟大领袖们的故居,使人身临其境,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结合老师讲的一些历史案件,体会了革命时期司法优良传统,对我们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通过学习,我们对延安精神有了直观、深入地认识和体会,感触颇深,让人流连忘返。
2020级研究生 白申田
通过这次延安之行,我学习了解到有关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相关法律规定,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明白了保护文物是每一个公民所应尽的义务。在杨家岭进行法治宣传时,很多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也很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也感受到了人们的法治观念正在逐渐增强,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的意义所在!
2020级研究生 翟浩宇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老师们、同学们一起前往延安调研。此次延安之行,一方面,通过参观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接受了延安精神的熏陶与洗礼。另一方面,通过在当地开展革命文物保护普法宣传活动,也更进一步增强了我的文物保护意识以及对文物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此行受益匪浅!
2020级研究生 冯鑫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团队建设、丰富《立法学》课程的授课形式,老师带领我们前往红色政权的摇篮——延安开展学习、调研活动。枣园的古朴、革命馆的恢宏、延安新区的现代,诉说着延安的昨天与今天。如果说宝塔山景区是具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气概,在俯视延安的话,那么杨家岭革命旧址,则有一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傲视中原、伺机而出的态势。在中共七大礼堂旁边的保护文物宣讲,则无疑是我们法律人此行的使命和职责。为缅怀为新中国法制奠定基础思想的前辈,我们参观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在现场聆听了潘怀平教授对马锡五审判等优良司法传统的精彩讲解。鼓舞精神、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延安精神是照我前行的灯塔。